上善传媒

官方移动发布平台

听新闻

【善国新语】文明旅游与国家安全教育的山东实践

上善传媒

2025-05-09 09:35

在泰山之巅,一群身着橙色马甲的“平安哨兵”格外引人注目。他们原本是泰山挑山工,如今经过专业培训,成为景区安全宣传员和紧急救援队员。这支特殊的队伍每天在登山盘道上巡查,既为游客提供指路、急救等服务,又时刻警惕着可能影响景区安全的各种隐患。泰山景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,这种“旅游+安全”的创新模式,既解决了部分挑山工转型就业问题,又大大提升了景区安全管理水平。2023年,泰山景区实现全年安全零事故,游客满意度达到98%以上。

青岛奥帆中心作为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,如今已成为国家安全教育基地。这里建成了全国首个海洋安全教育体验馆,通过VR技术模拟海上遇险场景,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。体验馆还设有台风体验室、海上救生训练池等设施,每年接待研学团队超过10万人次。奥帆中心还创新性地将安全宣传融入旅游活动,在帆船体验项目中加入安全操作培训,在灯光秀表演中植入安全教育内容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,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安全意识。

在曲阜三孔景区,传统文化与安全教育的融合独具特色。景区将儒家文化中的“礼”与旅游文明相结合,开发出“明礼安全”教育体系。游客服务中心设有“礼行天下”安全讲堂,由国学老师讲解传统文化中的安全智慧。景区还创新推出“安全论语”打卡活动,在古建筑适当位置设置安全提示牌,内容均采用论语体例,如“子曰: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”提醒游客注意登山安全。这种富有文化特色的安全教育方式,既传播了传统文化,又提升了游客的安全意识。

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多部门推出了“平安旅游齐鲁行”行动计划。该计划包含三大工程:一是“安全细胞”培育工程,在全省A级旅游景区建设标准化医务室、微型消防站等安全设施;二是“智慧护航”工程,推进景区预约限流系统、智能监控系统全覆盖;三是“文明使者”工程,培训10万名旅游从业人员成为安全宣传员。计划实施以来,全省旅游安全事故同比下降40%,游客投诉率下降35%。

在旅游安全法治建设方面,山东率先出台了《旅游安全管理办法》,明确了政府、企业、游客三方的安全责任。建立旅游安全“黑名单”制度,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旅游企业实施联合惩戒。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,重点打击“黑车黑导”等违法行为。这些措施有效净化了旅游市场环境,为游客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
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,山东各地创新开展安全宣传活动。威海市推出“小小安全员”亲子体验活动,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;临沂市组织“红色旅游安全宣讲团”,在老区景点讲述革命故事的同时传播安全理念;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开展“湿地安全科普周”,向游客普及生态保护与安全游览知识。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,让安全教育更加生动有效。

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旅游安全标准化建设,制定景区安全风险评估、应急管理等地方标准。完善旅游安全联防联控机制,建立文旅、公安、交通、气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。加强旅游安全队伍建设,培育专业化的景区应急救援力量。通过这些举措,持续提升旅游安全治理能力,为游客创造更加安全、文明的旅游环境。

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,山东将开展“国家安全进景区”系列活动。组织国家安全知识展览、专题讲座、互动体验等活动,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。同时,通过景区电子屏、广播、宣传栏等载体,广泛传播国家安全知识。这些创新实践,将文明旅游与国家安全教育有机融合,既丰富了旅游内涵,又增强了全民国家安全意识,为新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“山东方案”。


单位:滕州市统计局

作者:薛法强

满意

0

基本满意

0

不满意

0

打开“上善传媒”看评论

相关资讯